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路径。当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实现绿色增长和气候目标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和努力方向。
7月3日,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和实力的崛起。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如何解决好新能源汽车报废及循环利用问题,逐步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资料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指出,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老旧车辆退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
如何在促销费、拓流通的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循环利用?近日,多位业内专家在首届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大会上表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循环利用进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协力,共同规范汽车循环利用发展,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体系。
“循环经济一定是又经济又循环,假如循环不经济,便不是循环经济,这是我们的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资源供应、能源供应永续发展,需要依赖全产业链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
近年来,我国汽车循环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汽车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报废机动车及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回收利用率以及回收利用产业安全环保程度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中汽中心总经理陆梅表示:“在此背景下,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指导下,我们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起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综合方案。”
汽车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品,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宋常青表示,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循环利用,是破解资源循环,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关于“汽车循环利用”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各类政策之中。《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产业链条长、环节多、流程复杂。当前,亟待打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零部件回收回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材料回收利用等孤立的各个小产业链条环节。未来,需要在体系建设、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社会推广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进一步规范汽车循环利用发展。
与传统汽车不同,电池、电动机、高压线束、充换电设备等成为新能源汽车再制造与可循环利用的重点领域。
“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的关键是做好动力电池的回收和资源再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表示,一方面,要研究更加有效的生产责任延伸制度,建立生产者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探索实施回收目标责任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回收机制和模式,鼓励电池整车拆解和回收利用企业协商共建回收模式,联合打造电池一条龙产业链,让回收利用更加高质、高效。
汽车流通一头连着汽车生产,一头连着汽车消费,畅通汽车流通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畅通产业循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已走过了快速普及期,进入优化升级新阶段,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步入存量市场。新阶段,怎样把汽车存量盘活,让资源循环利用显得更加重要。”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调研员宋英杰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着眼于汽车流通全链条,抓住新车交易与手车流通等关键环节发力。
关键词: